2023年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总结 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总结(11篇)

小编: 碧墨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怎样写总结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总结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总结 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总结篇一

聚焦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把乡土人才队伍挖出来、聚起来、强起来,让人口变人才,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建立后备人才库,储备村级后备人才29人、驻村后备人才105人。选派8支驻村工作队、9名第一书记、16名驻村工作队员,满足多元化驻村需求。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为各村招录乡镇事业编制人员21人、选调生14人、三支一扶3人,助力乡村振兴千人行动3人,为人才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聘请东北农业大学专家,就春耕种植和大豆植保技术进行网络培训,受益农民达100余人次。积极落实“双实用计划”,充分发挥省、地、县科技特派员作用,通过“名师带高徒”模式,让“老师傅”对“小徒弟”在乡村振兴的各项领域中一对一辅导、手把手教学、面对面传授,为乡村提供服务105次,网络培训农村技术骨干400余人次,不断实现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在烈火中淬炼“金刚不坏之身”。

坚持目标导向,围绕乡村振兴重点特色产业需要,确定乡村人才培养具体方向,以人才引领乡村产业发展。各乡通过出租农机具、钩机、异地购置门市等项目,各村集体经济全部超过10万元。脱贫户人均收入19196元,较上年增长14.38%,是省脱贫线的4.36倍、国家脱贫线的4.8倍。致力于打造民族旅游产业,推进鄂族村特色村寨建设项目、鄂族风情园传统民居室内外及民俗馆配套项目陆续落实,共投资941.78万元,进一步完善以鄂伦春民族风情园为中心的民族旅游产业。

持续扩大“寒地大豆”“寒地龙药”种养殖规模,推广“三减”示范基地种植,推行“专业人才+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推动当地人才链、产业链、发展链深度融合。各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家庭农场47家,有机大豆种植3500亩、北药种植1458.07亩。积极培育农民企业管理人才,研制精装大豆、山药煎饼、口袋蜂蜜等适合电商销售产品,开通抖音、拼多多等网络店铺,打通销售“新引擎”。开库康乡开库康村、马伦村成为了全省第二个、全区第一个村集体经济分红村。20xx年11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平均达到24.61万元,累计实现从“0”至706.15万元的突破,为塔河高质量转型振兴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加强政策倾斜,印发《塔河县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实施办法》《塔河县急需紧缺人才首席服务员制度实施办法》《塔河县支持本土人才返乡创业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鼓励建设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开设人才服务窗口,落实好到人才激励政策。精心打造人才公寓一栋12户,配备冰箱、电视、洗衣机等电器,为优秀人才提供“拎包入住”的良好生活条件。

常态化开展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青年人才联谊会等活动,促进优秀人才沟通交流,丰富精神生活。注重典型推介,举办人才汇暨优秀人才交流展示活动、实用人才技术技能大比武等评选活动,大力宣传优秀人才典型事迹,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和成就感。举办不同主题的“乡村擂台赛”、乡村振兴农村工作推进会、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和激励,落实驻村工作经费、人身保险等保障措施,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总结 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总结篇二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洮南市文化振兴乡村工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我市乡村振兴提供文化助力。

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前,乡村文化活动场地较少,群众活动单一,主要的业余休闲活动范围就是在“牌桌”“酒桌”。近年来,乡村文化振兴的阵地建设卓有成效,群众身边有广场、有文体活动室、有农家书屋、还有乡村博物馆、乡镇影院,为群众提供正能量的文化服务。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逐渐将群众从“牌桌”“酒桌”上带到文化阵地上来。截止20xx年6月,我市农村文化惠民工程(乡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已达到村级全覆盖,累计投资6500万元。洮南市乡村正在逐步形成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的文化活动阵地。

1.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情况

我市20xx年以来,洮南市建设完成1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向阳乡、洮府乡在省里为街道编制)。每个文化站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内设电子阅览室、文化活动厅、电子阅览室、棋牌室等,配备了电脑、投影仪、乐器、音响、服装、图书、阅览桌椅、乒乓球台、各种棋类及健身器材。

2.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情况

我市自20xx年开始建设农村文化大院(含农民小剧团),到20xx年年底已达到全覆盖。每个文化大院配发了乐器、音响、服装等文化活动器材。

3.农家书屋建设情况

20xx年以来,洮南市共建设农家书屋221个。认真做到每建一处书屋都能达到省厅要求的标准,所建书屋面积都达到20平方米以上,设有电脑、书柜、书架、书桌、座椅和不少于20xx册图书等必备设施。

4.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根据《推进全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方案》要求,洮南市从20xx年开始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均按照“两室、一场、一栏”标准建设,每个村投入资金3万余元,到20xx年上半年全部建设完成,每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配备了电脑、投影仪、组合音响、不少于20xx册图书、乒乓球台、羽毛球柱及其他配套设备等。

5.农村文化健身小广场建设情况

20xx年以来,我市新建、改建了408个文化小广场(全市633个自然屯,目前建设完成的占自然屯总数的61.5%),每个农村文化大院小广场投入10万元以上,硬化面积均在800平方米以上,同时配建了太阳能路灯、健身器材和标牌等,目前已经全部投入使用。

6.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情况

20xx年文广新局开始对221个农家书屋进行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为每个农家书屋配备两台电脑、一台数字电视,20xx年底已完成221个农家书屋数字化图书馆设备采购、设备发放、安装工作。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大大提升农家书屋对农民群众的吸引力,使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电子信息对人们生活的改变。

7.乡村博物馆建设情况

乡村博物馆建设,对传承、发展区域历史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0xx年以来,我市累计申报“吉林印记”乡村博物馆建设项目5个(东升乡福民村、洮府乡万福村、万宝镇碱土村、安定镇四海村、胡力吐蒙古族乡),目前已经全部获得省文物局批准,相关奖励资金也正在陆续发放。

8.乡镇电影院建设情况

洮南市共有12支电影放映队,坚持每村每月一场电影,每年免费为农民放映电影2544场以上,惠及全市28万农村群众;20xx年我市又完成洮南市18个乡镇影院建设工作,乡镇影院建设完成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冬季看电影难的问题。20xx年乡镇影院正式进行放映工作,目前累计为农村群众放映电影1064场。

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前,村屯环境卫生、家庭环境卫生、赡养老人、家庭贫困等问题尤为突出,群众没有提振生活的信心、安于现状、没有集体荣誉感。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以来,国家大力实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同时,乡村文化振兴的思想建设也逐步占领高地,近年来,我市共实施十项文化惠民工程,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大院、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站点、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村农家书屋达到全覆盖,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送戏下乡、送培训下乡达到常态化。依托逐步完善的乡村文化阵地广泛开展的送书、送演出、送培训、送电影、竞赛、评选等文化活动,各项活动的开展对群众陶冶情操、弘扬文化、鼓舞士气发挥了积极作用,激发了群众投身乡村振兴工作中的源动力。

1.打造特色品牌,深入开展特色群众文化活动

一是以“草原之夏系列活动”特色品牌为主线,积极开展群众文化系列活动

“草原之夏”系列活动已成为洮南市文化活动的重要品牌,不断有更多群众参与其中,“农村文化大院优秀节目展演”“农民自办小剧团优秀节目展演”“农民歌手大赛”和“农民书画展”“农民阅读季”“农民篮排球赛”“广场舞汇演”等文体活动,成为群众生活一部分;以馆、站、院为依托,大力开展“最美家庭”“脱贫能手”等为评选主题的'文艺汇演活动;“志智双扶”系列活动;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将道德模范故事、村规民约、好家风、好家训等助力农民长精神的文化力量送到群众的田间地头。这样的文化活动,不仅真让农村长出更多的精气神,还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打造了一批内涵充实、形式多样、符合需求的乡村文化品牌。

二是以馆、站、院为依托,开展符合本地实际的特色文化活动

近几年,我市在农村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各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活跃度越来越高,利用率大大提升,开展的活动越来越丰富,每年举办“农村文化大院优秀节目展演”、“农民自办小剧团优秀节目展演”,“我的书屋,我的梦”走进乡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农民书画展”、“农民阅读季活动”等等,同时很多社区、乡镇、甚至村屯都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包括美术书法辅导培训、木雕、根雕、文艺演出、大秧歌广场舞表演。

洮南市农村文化大院活动主要以小剧团、秧歌队和广场舞队为主,其中小剧团45个,秧歌和广场舞队321支,每年全市农村文化大院开展活动都在13070次之多,最少的乡镇开展活动在400次以上,最多的可达2300次以上,参与人员可达到360000人次。随着农村文化生活的进一步深入,各个乡镇的文化大院活动秉承本域特点,逐步打造当地文化特色,由单一的文化活动模式,逐步拓展到活动的多样性,从传统的东北大秧歌、二人转,发展到广场舞、健身操、太极系列、美术、书法、刺绣等文化系列活动,可谓异彩纷呈,百花齐放。

三是以“送书下乡”、“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为契机,丰富广大农民朋友的业余文化生活

全市每年都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做好“送书下乡”、“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工作。每年完成送书下乡两个周期、送戏下乡60场以上、送电影下乡2544场,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送去精神和物质食粮。

2.大力培植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志愿者队伍逐渐壮大

一是培训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为培养基层文艺骨干,我市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例如“馆、站、院骨干培训班”、“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班”、“文化大院带头人培训班”、声乐班、美术班、书法班、摄影班、舞蹈班等,大大提高了基层文化队伍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还积极开展“送培训”下乡“种文化”活动,文化馆、艺术团加强对农村小剧团、文艺爱好者进行培训,把艺术留在农村,交给农民;文化馆、文化广播总站每年走乡入村,对乡镇文化大院管理员、小剧团创作人员进行业务、文艺辅导和培训;图书馆每年要下乡对农家书屋管理员、读书爱好者进行培训,提高农民群众农业、科技、文化知识能力和水平,带动贫困群众智力脱贫;鼓励和支持农民小剧团、文艺爱好者创作符合新时代精神的文化作品,并为优秀的乡村文化作品和演艺人员提供展示的平台,洮南市正逐渐形成了一支来自民间、扎根基层、作用突出的乡村文化队伍。

二是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20xx年,我市成立了文化志愿者服务分中心,并设立文化志愿者服务点。目前,填表登记的文化志愿者已近200人,全市直接或间接从事文化志愿服务的行政管理人员、事业专职人员、社会志愿者等人数逾千人。

如今,群众拥有焕然一新的精气神,农业生产干劲十足,在一起闲谈都是谁家劳动致富做的好、谁家儿女孝顺、在哪学到了新知识等充满正能量的内容。文化事业的蒸蒸日上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为美好生活不断奋斗的信心,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

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总结 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总结篇三

近年来,禄劝县深入推进人才强县战略,把科技人才培养使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强人才自主培养,为加快建设人才强县、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引进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院士团队、云南中医药大学饶高雄教授团队、上海交通大学许文平教授团队、云南省农科院热作所岳建强研究员团队等行业领域优秀科技人才,精心组织项目调研、项目启动仪式、项目集中服务等活动,推动人才发挥专业优势,为禄劝县高原特色农业、干热河谷农业、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收提供了智力支持。

县科工信局创新“老铁帮你办”模式,主动服务企业和人才,申报302名科技特派员,其中省级特派员231人,市级特派员71人,87人通过“三区”科技人才认定。持续加强对“三区”科技人才和科技特派员的`管理与服务工作,结合“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建成禄劝县乡村振兴科技人才工作站,采取统一组织服务、培训、考核等方式,探索形成人才服务产业、服务基层及成果转化的长效机制,着力在配优、提能、管住、用活上下功夫,有效发挥科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加快乡村人才引育和科技的迭代升级,安排53名科技人才挂联115个贫困村,写作115个村总结。开展培训授课约300场次,受训5600余人(次),直接带动345户原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增收超过500元。20xx年科技特派员深入县工业园区润苍生生产车间、茂山镇永定村柠檬种植基地、乌东德镇新村柠檬种植基地、九龙镇教务营展望合作社林下黄精种植基地、云南风和树里公司当归种植基地,调查了解相关产业发展情况,现场指导解决企业生产方面技术难题,助力科技项目进一步增加效益、释放红利。

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总结 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总结篇四

今年以来,xx街道办事处在市委宣传部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按照青岛市文明办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继续认真抓好理论中心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人员、学习效果的落实,坚持学以致用,注重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下功夫。进一步健全和落实中心组学习规章制度,确保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计划安排制度。按照年度有学习计划、每月有学习安排的要求,xx街道办事处于20xx年3月18日制订《xx街道党工委20xx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以书面形式将学习的内容资料、时间安排和组织方式印发给中心组成员。

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组长履行职责制度。明确党工委书记为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责任人,亲自审订学习计划,确定研讨专题,提出学习要求,每次集中学习亲自主持,带头学习和进行辅导,经常指导和检查中心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切实杜绝理论武装工作浮于表面的问题。

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集中学习制度。20xx年7月23日召开意识形态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关于当前全市意识形态领域情况的通报》,进一步明确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严格按照《xx街道党工委20xx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的相关要求确定学习内容,并要求所有成员在做好学习笔记的基础上,撰写心得体会,确保学习效果入脑入心。

创新出台《中共xx街道工作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着力于场所打造、队伍建设、活动开展三大抓手,摸清群众的夙愿诉求,为群众提供“订单式”服务,真正让文明实践活动“走入寻常百姓家”,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明建设成果,为全力建设“品质xx美丽xx”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是按需设置,因地制宜建设场所。我们广泛走访调研,真正摸清群众的所想所盼,决定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确保场所用实用好。各实践站除了志愿活动之家、文体活动室、图书室等必要场所之外,可以根据实际灵活按需设置。南杜村的爱心妇女儿童室、茔子村的爱心保健室和爱心发屋、匡家庄的明山书画活动室……一个个顺应百姓呼声的实践场所应运而生,受到了群众的点赞好评。

二是突出特色,抓住关键打造队伍。积极引导各实践站,按照人口较少的至少成立2支志愿队,人口较多的至少成立3支志愿队的标准,在全镇范围内全面铺开义工志愿队伍建设。除了站所内的党员群众自愿报名外,还吸纳了一大批具有专业职能的人才,为村民提供家庭保健、家电维修、上门理发等服务,真正实现了“志愿队伍百姓共建,文明成果百姓共享”。

三是创新形式,注重实效开展活动。根据自身实际,结合群众需求,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匡家庄实践站紧邻万亩林场,护林防火志愿队已经开展多次“我用鲜花换纸钱”活动,在弘扬移风易俗新风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火灾的发生率;马家村是劳保手套生产的大村,实践站成立了乡村振兴志愿队,指导村民发展农村电商,不断扩大了村庄的劳保产业。

截止目前,我处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03处,占全部村庄数的90%;成立各类志愿队伍200余支,常态性开展各类实践活动80余次,真正实现了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基本要求,全处上下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得到了大力弘扬!

进一步补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短板”,扎实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向偏远村、贫困村、贫困户延伸。进一步创新服务内容、形式和载体,实现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

一是加大对村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对辖区内84个村庄进行道路硬化,总面积达90万平方米,目前总硬化工程已完成三分之二。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以文明单位帮扶共建小广场为契机,争取市委宣传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部门单位的'支持,共争取11处村级小广场建设指标,60余万专项帮扶款已全部到账,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中。

二是进一步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继续开展好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送图书下乡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今年6月份以来,组织邻里艺术团开展各类文化展演28场,新编排节目30余个,累计吸引群众3000余人前来观看,逐步扩大农民文化活动的参与面,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取xx市茂腔剧团的支持,邀请市级演出团队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8场,将高质量、高水平的文艺节目送到群众家门口。

三是不断创新基层文化活动载体。继续常态化开展“市民才艺秀”、“身边人讲身边事”等常规性的文化活动,引导和推动农民自演自赏、自娱自乐的文化骨干队伍的形成,营造祟尚科学、文明向上的文化氛围。邻里艺术团等文艺工作者要把乡村振兴工作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创作编排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深入村庄巡回演出,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参与文化生活的积极性。要变文化“下”乡为文化“留”乡,变“送”文化为“种”文化,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总结 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总结篇五

当前,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工作任务重、难度大,“人才结构不全”、“人才数量不足”、“人才动力不强”等依然是基层干部反映强烈的问题,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汇聚各类人才力量提供基础支撑。以解店镇为试点,以一村一名大学生为着力点,探索打造乡村振兴人才小分队,开创乡村人才振兴“一子落,全盘活”的生动局面。

广开源、强吸力,广募人才注好乡村人才“蓄水池”。到村工作大学生用档案信息找、入户座谈聊、田间地头访、村干村民荐等多种方式,以“可以助力乡村发展即人才”为标准全面梳理所在村下乡人才、本村户籍在外人才、本土人才资源,了解各类人才的所学、所精、所长,对人才类型、学历层次、人才年龄进行分类管理,全面科学建立人才信息储备库,成立以到村工作大学生为队长的乡村振兴人才小分队,同步在县乡两级分别建立人才大队、人才中队,注好乡村人才“蓄水池”。

多角度、勤探测,问需纳谏找准人才施展“目标田”。到村工作大学生根据各村实际,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座谈倾听等形式了解村民生活生产需要,结合乡村发展需要,建立农业生产经营、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乡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农业农村科技“五类人才”的人才需求信息库,找准人才施展“目标田”。

画路线、扫路障,建立机制挖通人才对接“引水渠”。到村工作大学生召集农村特岗教师、“三支一扶”人员、到村工作选调生等各类下乡人才,宣讲各自擅长领域政策知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防范化解网格治理风险,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打好“乡情牌”“乡愁牌”,强化荣誉感、归属感、存在感吸引在外务工经商人员、退役军人、离退休干部等在外人才,着力推动“人才回乡、资金回流、项目回迁”。发挥“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作用,组织本土人才为村民传经授道、答疑解惑。同时做好人才联络员,在村与村、村与镇、村与县之间的`人才资源调配过程中积极协调沟通,打通村与乡镇人才中队、县级人才大队间的渠道,挖通人才对接“引水渠”。

多元素、高质量,真培实训灌足人才强基“营养液”。到村工作大学加强与乡镇及县直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邀请兄弟乡镇、兄弟村或县直部门业务能手及高校专业人员对本村人才进行业务指导或技能培训。及时宣传并组织本村村民参加县、乡两级技能培训,招募一批特聘农技员,依托农广校、农民夜校、田间课堂等载体,扩大人才总量、提高人才质量、优化人才结构。加强对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育,培育一支精准服务产业需求、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促进农民发展致富的服务力量,灌足人才强基“营养液”。

暖阳光、沐春雨,考核激励开出乡村发展“遍地花”。因地制宜,建立多维度人才激励机制。组织乡村人才参加优秀人才评选、创新创业比赛、职业技能大赛,通过表彰给予精神奖励、通过人才成果评估给予为村带来较大经济效益的人才经济奖励,对于思想进步、积极参与的人才给予优先入党、推选两委班子、乡人大代表等政治待遇;同时县乡两级把人才发挥效用纳入到村工作大学生考核体系中来,引导激励到村工作大学生不断服务人才,厚植乡村人才发展沃土,开出乡村发展“遍地花”。

人才小分队开展工作以来,解店镇六个试点村共统计人才34名,梳理需求目录13条,掌握了全村人才基础数据;培训134人次,对接人才8名,带来直接经济效益7.7万元。下一步,万荣县将结合试点的成熟做法,坚持问题导向,完善工作方案,在全县全面推广人才小分队建设,让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大显身手、大展作为。

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总结 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总结篇六

农村公路是服务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公益性设施,是我区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局党组历年来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巩固交通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筹发展全力推进农村公路高品质建设、高效能管理、高质量养护、高水平运行的“四好农村公路”建设,为全面推进我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农村交通运输保障。

根据区政府工作安排,20xx年至20xx年,三年时间实现全区自然村通硬化路的目标.全区有自然村625个,截至今年上半年有xx个自然村实行通硬化路的目标,剩下11个自然村,今年年底之前实现硬化路的目标。

今年农村公路建设里程xx公里,计划投资xx万元。目前已完成52.8公里,完成投资xx万元,预计11月全部完工。

1、健全机构,强化领导。

为了确保农村公路建设的顺利实施,局成立农村公路建设领导组,全面负责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成员由相关科室和农管所、质检站组成,同时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负责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

2、加大资金投入

自然村通硬化路工作是省、市、区政府重要工作之一,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集上,区政府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每年自筹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为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3、科学谋划,强化统筹

我局将农村公路建设置于乡村振兴的大局统筹安排,坚持做到“三结合”。

一是与综合交通规划相结合,把农村公路作为整个综合交通网络的延伸和完善。

二是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农村公路围绕乡村振兴统筹发展。

三是与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坚持公路规划促进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原则。

近年来,上级交通部门把建设项目、资金往贫困县倾斜,导致非贫困县没有项目没有建设资金,导致农村公路建设困难。

今后全方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消贫困县与非贫困县之分,建设资金均等发展。

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继续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建立全域覆盖、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实施区域城乡交通一体化行动,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总结 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总结篇七

根据区委确定的“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国土分局立足自身职能,根据区委《20xx年xx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计划》的安排部署,立即行动,落实责任和研究制定措施,大力开展了乡村振兴工作。

一是规划引领,超前安排。按照调整完善后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重点围绕土地整治和特色农业,加强了对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布局和时序的管控。

二是实施“土地整治+”惠农工程。发挥土地整治的平台性、综合性作用,规划实施土地整治项目,改善项目区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打造田园综合体,让农民在土地整治中受益。

(1)xx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完成,新打机井37眼、输水管道xx米、出水口xx个、排气阀门井xx个、泄水井xx个、排水沟xx米、过路管涵15座、桥涵2座、闸房36座、变配电室1座、低压电缆xx米、塔杆组立架线xx米、变压器1台、过路顶管69米、修建硬化路18961米、标志牌2座。该项目已完成区级初验,正准备市级评审。

(2)去年已完成的12个土地整治项目共新增耕地xx亩,其中4个项目新增占补平衡指标500.6565亩,已完成省厅内业报备入库,正在进行外业核查。8个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576.39亩,正进行报备入库。(主要用于北斗科技园、老龄产业园、中基食品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帅天科技等园区用地)

(3)20xx年度共实施16个土地整治项目,拟新增耕地1434亩,涉及5个街道及发展区。其中11个小项目已经区政府批复,7个项目开始施工,1个项目完成施工,1个项目需重新招标,2个项目正安排前期工作;

1个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与预算;

4个项目已论证通过。

三是科学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市国土资源局下达20xx年土地利用计划后,根据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在安排时积极向农村倾斜,主要用于农村社区和农村产业园区,根据坊子实际科学安排确定了拟征收的相关地块,其中用于九龙街道下房社区8.2亩、坊安街道葫芦埠社区6.93亩、辛冬棚户区安置用地56.56亩、坊安西曹庄机械加工项目15.8亩。

四是加快推进征地供地力度,做好乡村产业兴旺和农村生态宜居的土地保障。按照棚户区改造进度要求,加快棚户区改造的`征地和供地。召开专门会议予以安排部署,突击决战,确保了凤凰辛冬片区、柳沟棚改片区等18个拆旧村庄土地征收报批进度,棚户区改造安置供地5宗,面积xxx亩,成交价款xxx亿元,确保了村民安置的顺利落地。在供地政策上打破工业用地低于15亩的不予供地的限制。今年在智能装备园供应低于15亩的地块3宗,坊安街道供地2宗。

五是积极推进农村不动产统一登记。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基础上,加快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从人员、设备、资金上全力支持不动产登记网点向基层延伸,目前九龙街道已经具备受理登记条件。其他镇街正在积极筹备中。

六是扎实推进第三次国土调查。开展第三次国土调查查清街道、村庄内部商服、工业、仓储、住宅等地类的土地利用状况。汇总形成各类自然资源数据,开展综合分析,为农村规划、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今年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坊子区第三次国土调查的通知》、成立了区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开展了第三次土地调查宣传月活动,适时开展坊子区第三次国土调查作业队伍招标工作。

在振兴乡村战略方面,下步我们拟有效运用以下政策措施:

1.因地制宜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对具有资源优势和突出特色的村庄,统筹城乡规模,因地制宜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与住建部门村庄规划衔接,优化村庄布局,强化用途管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适时启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预留5%的建设用地规模,扩大乡村振兴用地空间。

2.加强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支持。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和产业融合发展,优先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用地,鼓励利用村庄集体存量建设用地,对急需落地的重点项目,实行评估认定制度,纳入优先预支计划指标范围,给予重点保障。

3.深入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优先保障农民权益。按照比例探索建立新增计划指标、增减挂钩节余指标配比使用制度。积极引导国有大中型企业、社会资本参与增减挂钩,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提升项目质量。

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总结 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总结篇八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三农”工作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贫富差异较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从实际出发,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举各方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努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基础。发展是第一要务。实施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而无论是解决农民就业还是确保群众增收,都都需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农业强,产业必须强。产业旺,乡村振兴才有底气。要实现产业兴旺,首先要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是通过培育农业品牌、增强科技创新、强化城乡融合,补齐农业发展短板,促进农村产业集聚。

人才振兴是支撑。“人才兴,事业方兴”。发展离不开人,乡村振兴自当不例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要解决人的间题。由于受前些年农村发展“钱景”不大的影响,大量人口外出务工,农村缺人特别是缺少能人的问题,已经成为振兴乡村的制约瓶须。因此,实施乡村振兴必须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做好农村人才政策这篇大文章,完善人才服务机制建设。既重视本土人才的培育,培养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生力军。也要广纳懂科技、懂市场、懂法律、懂管理的贤才能人到农村来创新创业,让农村成为贤才能人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质专业化乡村振兴队伍,增强农业发展的创新驱动力和农村产业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文化振兴是灵魂。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乡村文化作为我国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乡土人文之美。如果说没有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或是没有乡村文化的同步振兴,那那乡村振兴就失去了真正的灵魂。因此,实施乡村振兴必须抓住乡村文化这一灵魂根本。不仅要顺应新时代的要求,推进城乡文化融合,保护并传承好乡村文化,增加文化产品,促进文化供给,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乡村文化及其产业。还要打通农村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文化服务难题,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不断提高农村群众在文化成果上的获得感以及在精神文化生活上的幸福感。

生态振兴是根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只有实现生态振兴才能体现文明和谐的乡村振兴目标,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态振兴,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由于前些年农村环境保护相对滞后,这无疑为农村生态振兴带来了更多的难题,需要花费较大的力气来解决。必须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持续攻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增加能源供应的良性循探索农村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增强乡村振兴的恒久生命力。

树高千尺源于根深,大厦巍峨靠的是地基坚固,乡村振兴战略让国之基更稳,祖国必须将更加坚实屹立在世界洞东方,让我们信心倍增地撸起袖子加油干,在乡村振兴战略的牵引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番农村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总结 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总结篇九

今年以来,xx县仔细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根据乡村五个振兴要求,立足县情实际,紧扣补短板、促发展两个主题,狠抓工作落实,确保了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有序有效推动。

(一)坚持全局谋划,统筹推动乡村振兴提升行动。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对乡村振兴工作高度重视,当好施工队长,亲自探讨、部署、调度。3月份,县委结合县街道村三级书记直通车工作机制,把直通车开到农村一线、田间地头,探讨部署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推动解决冲突困难。结合县情实际,刚好探讨下发《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的实施看法》、《关于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和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若干措施》和《关于实行〈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的实施看法》,为推动今年乡村振兴工作明确了时辰表和路途图。(二)紧盯重点环节,持续推动乡村产业健康发展。坚持做好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手抓、两不误,强化农业农村一对一包帮服务。主动推动xxxx田园综合体创建,着力克服冲突问题,想方设法推动项目建设顺当进行。创新产业发展,大力推动x屯x和x快乐农场等休闲农业项目,其中x共享农场一期建设项目为村集体增收x余万元,x航天白茄、黄金白菜等特色产品及古法酿造、一分田、农耕文化长廊等特色项目,为市民供应了更为多元的都市休闲体验。以高科农业为主的多家农业园县,引进以色列节能浇灌和自动化限制、航天蔬菜种植、架式栽培等技术,引入智能农业机器人和无人植保设备,农业种植精准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强化人才支撑,不断优化乡村人才生态。落实乡村人才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对农村符合条件的创业人才赐予x万元的`贴息贷款。以返乡农夫工、两后生、毕业学年返乡高校生为主体,实施乡村人才技能培训安排,重点开展农作物选种、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和农产品加工等好用技术培训,截止目前已完成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x人。搭建乡村人才供需对接、服务平台,帮助农村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在x人才服务中心设立人才集体户,开通人才落户绿色通道,主动为来x就业创业人才落户供应便捷高效的服务。(四)持续改善环境,加快建设漂亮宜居乡村。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断健全督导、调度、通报工作机制,县级联合督导开展x次,第三方自查评估开展x次,每月x次在全县范围内对人居环境整治状况进行通报排名,查出的x余条问题已全部整改,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扎实推动x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村建设收尾,狠抓质量管理,协调各方集中攻关,冲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x月底前将完成建设并达到验收条件。x月底已完成近x公里低压燃气管线铺设,全县平原地县基本实现清洁取暖全覆盖目标。

(五)弘扬文明新风,焕发乡村文明新风尚。发挥县委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团、学习强国平学习平台的作用,深化农村基层开展理论宣讲。建好文化服务阵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建成和活动两个全覆盖。探讨制定《2021年xx县民政局深化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方案》,开展入户宣扬或电话宣扬,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推动移风易俗家喻户晓。(六)坚持党建引领,夯实乡村振兴组织基础。深化主题党日1+n+x模式,深化开展村党组织评星定级,让党员动起来、堡垒强起来。从严从实做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及后备力气建设,不断增加村党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实力,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均提高到x万元,村党组织服务群众实力显著提升。持续开展懦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严格落实五个一整顿工作机制,从严督查指导,提升整顿质效。主动推动农村三资清理规范工作,截止x月中旬已清缴各类款项x万元,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是乡村产业发展仍有困难。产业优势不够突出,传统优势产业距做大做强还有差距,乡村旅游产业链还不够成熟。

二是漂亮乡村距离美起来还有差距。x县xx众多,暂住人口基数大,生活污水乱排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村民良好卫生习惯还有待提高。三是乡村治理体系还不够健全完善。少数农村党组织凝合力战斗力不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优秀头雁数量依旧较少。

(一)搞好结合,统筹协调推动。抓住xx流域生态爱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注意政策争取、规划连接,因地制宜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科学谋划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统筹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原则,充分发挥县委农委议事协调机构作用,用好乡村振兴五大专班运行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协调解决冲突困难,确保五大振兴有序推动、齐头并进。(二)突出重点,确保全面达标。一是要突出做好三产融合发展工作。落实好种粮各项爱护政策,加强耕地农田爱护,强化部门协作,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农地农用,扩大粮食生产规模。着力发展好规模型设施农业和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确保增加值有较大提高。主动推动xxxx田园综合体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统筹搞好园县布局谋划,力争高标准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二是突出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根据x项考核标准,加大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学习借鉴有效阅历做法,抓好人居环境督导考核、自查评估工作,持续提升村庄公共环境质量和农夫健康卫生意识。加快推动农村改厕规范升级和后续管护长效机制落地落实,年底前生活污水处理行政村占比达到100%,完成x个漂亮乡村示范村达标建设任务,实现漂亮乡村全覆盖。三是突出做好促进农夫增收工作。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着力深化集体产权改革成果,通过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等各种渠道,为农夫增收注入动力力。持续推动好农村三资规范清理工作,盘活集体资源,持续壮大集体经济,确保实现年底全县全部农村集体收入突破x万元的目标。

(三)建强组织,提升治理实力。探究实施农村基层党建整街推动、整县提升、六抓六促工作机制,持续抓好懦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确保年底前全部完成整顿。深化开展法治乡村十个一创建活动,推动乡村治理实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助推和保障乡村振兴。推广x集体经济合作社管理运营阅历做法,规范集体资产运营管理行为,使集体资产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爱护。

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总结 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总结篇十

我镇作为农业大镇、正宗烟台苹果源产地,生态资源丰富,特色产业突出,文化底蕴深厚,先后获得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果菜无公害高科技示范镇、山东省旅游强乡镇、山东首批宜居小镇、烟台市特色小镇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我镇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把准优势、高标定位,着力打好乡村生态振兴“三大仗”。

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聚集聚力农村“七改”,全力补齐短板。加快农村“三大堆”清理进度,分片负责、统筹推进,坚持日调度、周评比,发现亮点和问题随时观摩学习、触动,争取早日达标完工。大力推进改厕工程,坚持再宣传、再动员、再部署,实现愿改早改、能改尽改。积极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努力让广大农村群众早日享受美好生活。积极实施绿化美化工程,推进农村道路、河渠、房前屋后、村庄周围闲置土地绿化。用心激发内生动力,组织开展“美丽乡村红旗村”创建活动,对红旗村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引导各村积极争创省级美丽乡村;号召各村庄组织开展以“五净一规范”为主要标准的家庭卫生评比活动,引导群众积极争创“美丽庭院”、“精品庭院”。

我镇境内古树、老房子等较多,本着保护、利用、开发的目的,组织开展对镇域内古民居、古井、古树、古桥、匾额、古塔、遗迹等历史文化要素的查找、梳理,以穿点成链,注入旅游元素,发展乡村旅游。学习借鉴浙江、贵州等特色民居经验做法,主动寻求名建筑师,对农房设计进行指导,打造特色乡村风貌。加强对镇域内现有枣林、核桃林、苹果基地等的`保护和壮大,保证乡村生态特色。重点加大对烟台苹果的保护力度,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稳定,深入挖掘烟台苹果的自然属性、公共属性、价值属性、文化属性,以延长烟台苹果产业链条,深化烟台苹果内涵,提升烟台苹果品牌,扩大有效供给。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按照要求实施退耕还果还林工程,通过退耕还果还林工程,研究建设打造高标准名特优新林果生产加工基地,提高名优林果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结合镇域内优势资源、优势产业、特色生态产品,进一步提高自然资源的科学利用水平,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增强生态产品服务供给,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最大程度实现生态资源价值。依托梨花古镇项目,进一步突出本地特色,提升苹果园景区档次,打造好“山东首个体验式轻度假小镇”品牌,放大“烟台苹果经济”效应,发挥烟台苹果文化节的带动效应,不断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立足烟台苹果、绿色有机蔬菜和千亩核桃林、百亩药材基地、千亩苹果园等特色资源禀赋,按照“结构优、质量优、生态优、效益优”的现代农业体系要求和“一村一品”战略,培育富有特色的乡村生态产业,着力打造特色旅游生态示范村,串起绿色环保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

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总结 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总结篇十一

20xx年,xx区xx街道办事处根据中央、省、市、区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部署,严格按照相关文件精神,认真做好防贫预警监测和结对帮扶工作,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xx街道地处市中心城区,没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认真做好防贫预警监测和结对帮扶工作,共选派52名干部职工到xx、xx等乡镇与115户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并选派1名干部职工到xx街道开展驻村工作。

(一)成立工作机构,拟定帮扶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区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要求,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进一步完善结对帮扶工作机制,成立以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为组长的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综合服务中心,由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成员为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负责拟定工作方案,协调有关部门,对接与xx、xx等乡镇和其他涉及村委会的工作,做好档案资料收集等。

(二)按照上级要求,抓实结对帮扶。

xx街道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和相关文件要求,认真开展实地走访,精准掌握帮扶对象的动态信息,包括外出务工、自主创业、产业发展、因病、因灾、因学变化等情况,了解教育、住房、饮水情况,宣传政策,按照“四个不摘”要求落实好各项帮扶措施,及时帮助补齐短板,全年累计实地走访18次,送去价值1.6万余元的米、油、水果、糖果饼干等物资,563人受益。成功迎接国家第三方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

(三)做好防贫预警监测,及时处置预警线索。

根据xx省扶贫办《关于进一步做好防贫预警监测和帮扶工作的提示》、xx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开展防贫预警监测和帮扶工作的通知》要求,xx街道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明确专人分管、专人对接联系此项工作。一年来,按时将xx乡村振兴云11次推送的'203条预警线索精准处置完毕。

(四)认真组织学习,努力提高帮扶责任人素质。

1、组织街道干部职工、17个社区集中收看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并多次组织干部职工学习相关业务,提升业务水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2、及时传达学习上级文件精神,使结对帮扶责任人目标明确,在走访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走访,让每一次走访都走出实效。

(五)开展辖区企业、成功人士、本土人才、乡贤人士情况摸底调查

根据xx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对辖区企业、成功人士、本土人才、乡贤等人才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的工作提示》要求,xx街道及时组织17个社区开展此项工作。经过摸底调查,xx籍、水城籍的成功人士17人,企业、团体13家。

(六)关心乡村振兴驻村干部的工作生活

为驻村干部配备生活必需品,及时发放驻村人员补助,并深入驻地看望驻村干部,关心驻村干部的工作、生活情况,并送去生活用品。

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区乡村振兴工作的总体要求,继续开展好结对帮扶工作,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